我最早聽說“喬丹”這個名字的時候,喬丹剛到北卡上大學。當時我剛好上完大學,回到北京隊當教練,也剛開始接觸英文讀物。我看到國外的一篇報紙介紹到了這個叫“Michael Jordan”的球員,心想,哎呦,這個大學生怎么這么棒!
大家都知道,喬丹大學里最精彩的鏡頭,是 NCAA 決賽對陣喬治城的最后一投,但那都是后來的事兒了。中國那時候恐怕沒人聽說過喬丹,甚至不知道 NBA 這回事。
1988 年底,我到了美國,第一站就是芝加哥。那時喬丹在 NBA 已經打出了名堂。當時公牛的比賽我一場不落,但那時候是窮學生,沒錢也沒地兒弄票,只能看電視。
那時我是純球迷,更確切地說,是純喬丹球迷。我把比賽錄下來,只要比賽一結束,立刻開看。這樣既不知道結果,與看直播無異,還能快進過濾掉不愛看的部分。我不僅廣告,暫停,罰球時一律快進,只要喬丹一下場休息也立即快進,只看喬丹。現在回想,這才叫真正粉絲。
一到季后賽關鍵場次,我就跟著中國同學一塊兒看,那場面,就跟開 Party 似的。記得有一年,公牛常規賽打騎士一場沒贏,結果季后賽第一輪就又碰上騎士。當時是三局兩勝,關鍵的第五場,最后一秒,公牛靠著喬丹的“The Shot”贏了比賽淘汰了騎士,那時候喬丹跳起來,防他那哥們兒都看到他的鞋底子了。進球的那一刻屋里都炸了窩了,那場景至今在我腦海里歷歷在目。
有一次,人家給了我一張票,可碰巧晚上要工作所以就沒去成。那時候是真遺憾,當時心想,沉住了氣,早晚有機會。可這一等就是好幾年。
第一次現場看公牛的球,就是總決賽。我這屬于“不看就不看,一看就是總決賽”,當時我的角色已經是解說嘉賓了。
記得第一次解說就是公牛對陣西雅圖超音速的總決賽。那時我已經去洛杉磯了,在美國最大的酒類進口公司工作,而公司總部就在芝加哥。我在場地出單邊的時候,我們公司的頭兒看到了我了,非常驚訝,跟旁邊的人說“我認識他!”賽后我還去公司的包廂里和頭兒聊了一會。包廂里都是公司的大頭兒,我就是普通雇員,但大家稱兄道弟相見甚歡。
籃球和體育是不同文化的共同語言,能拉近人與人的關系,對此我深有體會。